奚美娟、丁嘉丽、宋春丽三位演技派,凭热门剧集强势归来,引发观众热议
精彩配角成就荧屏“当代母亲图鉴”
■本报记者 张祯希
“母亲”是近期国产热门剧集一大关键词。
奚美娟、丁嘉丽、宋春丽三位演技派,分别在热门剧集《谷文昌》《安家》《重生》中,扮演母亲。这三位母亲,都不是剧中的主要角色,有的甚至只是客串出演,却因为角色本身的戏剧张力以及演员精准细腻的演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丁嘉丽在《安家》中饰演的母亲潘贵雨。这个角色因为对女儿房似锦的种种过分行为,一度被“骂”上微博热搜榜,甚至让不少网友联想到《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妈妈和《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妈妈,进而再度引发“原生家庭之恶”的议题探讨。
老牌演员凭借过硬演技成就亮眼角色,屡屡成为网络的热议话题,这一现象展现出观众审美向演技与品质回归的良性趋势;三位性格迥异的荧屏母亲集中亮相,丰富了国产剧荧屏“当代母亲图鉴”,也见证了业界老话——角色无大小,演技为王。
三位性格各异的母亲,铸就三月荧屏生动看点
无心插柳柳成荫。作为配角的“母亲”,成就了不少国剧中的意外惊喜。近年来,爆款剧集网络话题度的升温,让一批中年演技派演员在演绎配角时的精彩得以破圈而出。《都挺好》中苏明玉的母亲,因重男轻女让观众气极,又用一个五味杂陈的眼神让观众震撼;《我的前半生》中的薛甄珠市侩高调又爱女心切,被网友做成表情包。撑起这些高调配角的是低调演技派——苏明玉妈妈陈瑾早已将金鸡、华表等重量级奖项拿遍,薛甄珠许娣则已在诸多作品中演练过各色母亲。今年三月,热剧《安家》《谷文昌》《重生》中三位母亲的“出圈”,同样首先归功于几位影后级中年女演员的出色演技。
“就你七老八十了,我活着,你还是孩子。”在刚刚收官的央视大剧《谷文昌》中,奚美娟对剧中女儿无意中说出的一句家常话,触动了观众内心的柔软角落。这部讲述人民好干部谷文昌生平的主旋律剧集,因为展现了不少生活细节,让观众很入戏。剧中奚美娟饰演的史母是谷文昌的丈母娘,为了帮忙碌的女儿女婿“搭把手”,这位北方妇女一路来到南方生活。史母是老一辈中国母亲的缩影:懂得“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却始终撒不开手,很多时候则好心办了坏事;爱女心切,忍不住埋怨女婿不顾及家庭不爱惜身体,但小夫妻俩真闹了矛盾,心急火燎两头劝的又是她。这个本身不承载过多戏剧冲突的角色,因为演员涓涓细流般的细腻演绎,倍显真实,让人忍不住想到自己家中的长辈。
与奚美娟的润物细无声产生强烈对比的,则是《安家》中丁嘉丽雷霆万钧式的演绎。她饰演的潘贵雨与女儿房似锦,是继苏明玉母女之后,又一对让观众揪心的“母女冤家”。重男轻女的潘贵雨曾将女儿扔到井里,甚至撕掉了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逼她打工养家;房似锦工作后,潘贵雨又多次向其索要巨款为儿子装修房子,甚至一度大闹女儿公司……就这样,潘贵雨被骂上了热搜。不过,“骂声”一片也是对丁嘉丽的极致认可——通过精准的表情、神态以及气质拿捏,她将潘贵雨势利泼辣、破罐破摔、不讲道理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前两位母亲相比,网络剧《重生》中宋春丽饰演的高知母亲,则撑起了更多对当代女性生存境遇的探讨雄心。宋春丽饰演的娄颐是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母亲:她年轻时忙于事业,对家庭疏于维护,对儿子疏于照顾。破碎的亲情与不完整的家庭,让本就叛逆的儿子逐渐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这段亲子互动折射出当代女性“家庭事业两难全”的焦虑,极端却发人深省。宋春丽在剧中惊鸿一瞥式的演绎,被不少观众评论为“教科书级别”。原本想将儿子亲手正法的她,却因为对方对缺失母爱的质问,彻底崩溃,演员眼中迸发出的巨大疼痛与悔恨,灼烧着观众的心。
观众更想看到“母亲”这重身份背后的真实人生
三位性格迥异的母亲激发观众对演员演技、乃至亲子互动的探讨热情,但这三个母亲形象本身,并未给观众带来破题的“开阔感”。有观众指出,极端化的亲子冲突与母爱之困境“很有戏”,但真正给自己带来惊喜与启示的,是“母亲”这重身份背后的鲜活人生,以及极端取舍之外的“第三条出路”。从这一点上看,三位演技派撑起的三月荧屏母亲群像,难免显得精彩有余,惊喜感与开拓性不足。
“为母则刚”。说到母亲角色的复杂性,不得不提斯琴高娃在《大宅门》中饰演的白文氏,至今难以被超越。这个深明大义的女性,在儿媳、妻子与母亲的家庭身份中身段柔软,却始终没有在崇尚明哲保身的大宅门中丢掉主动性,一次次用出人意料的智慧与勇气化解难题。爱子心切的白文氏,摸得清孩子的脾性,舍得在兵荒马乱举家避难的当口,将唯一的儿子留下来看家,儿子犯了错误也是二话不说将其赶出家门自立门户。事实上,也正是这种非传统的教育模式,奠定了白景琦未来的成功。白文氏并不是一位完美的母亲,更算不上完美女性,但她身上一个个跳脱时代经验与身份局限的闪光瞬间,总能带给观众启示与鼓舞。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国女性的生存环境和价值观也在改变,母亲这一身份所承载的责任与思考也在更新。这也为影视剧中母亲形象的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跳出过时的模式化经验,将时代命题与个性化困境结合,甚至站到更高的社会学角度上,给女性以合理的建议。或许,这才是观众更期待的荧屏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