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随着全社会复产复工率的稳步回升,《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此次疫情当中,各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复工复产。
3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统计,湖南、四川等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98%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基本上达到百分之百复工。
“本次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冲击各不相同,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比较先进的企业,不仅受冲击较小,且复工复产速度也相对较快。”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科技产量高、可替代性差的特点,其快速复工复产充分说明了中国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普遍以新兴高新产业为主,不仅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能在各自的细分领域表现出较高的产业配套能力,而其“高新”特点也使这类企业具备了较高的逆周期、抗风险能力。
“从投资支持政策方面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不会仅束缚于传统借贷模式,还可以依托新业态、新技术与新发展来寻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持,并灵活运用股权债权等直接融资手段来优化资本市场对于新产业的配置效率。”章俊称,这也就不难理解,缘何各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在此次疫情之下率先复产复工。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其自身属性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离开不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的各项政策的支持。
如工信部发布的《支持中小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政策指引》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重点保障企业的财税支持和信贷支持。
章俊分析称,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快速复工复产,无疑体现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我国正迈向量质齐升的经济发展新时期,当前企业转型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即通过牢牢掌握核心技术以提高其在国际行业竞争中的话语权,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技术自主性。
“目前‘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还不太多。”章俊认为,未来我国仍需解决核心技术及高端复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用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善产业人才机制,进而培养壮大高端制造业市场主体。
专家:美政府丧失政策定力 我国货币政策更应
近90%定点扶贫县摘帽或检查验收 央企扶贫持
5G成新基建“领头羊” 三大运营商2020年5G
国内油价26日零时开启调价窗口 92号汽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国际社会协同建设和维持和
全国检察机关去年批捕涉知识产权犯罪2510件
油价今日调整或迎“三连涨” 创年内最
工信部: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习近平出席的这个特别峰会,划重点
《流浪地球》之后 作家金帆小说《寻
谭爷会客厅第十六期在京圆满结束 帮
通讯:“与病毒赛跑”——记中国援柬
践行公益善举、助力美好生活 黄其森
纵论科技智能新机遇 2018北京城市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