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武汉在线 > 生活资讯 > 国内 > 正文

【国际锐评】《纽约时报》又在编抹黑新疆就业的小说了

        2020-01-05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纽约时报》近日又抛出一篇文章,称中国新疆当地政府进行所谓“职业改造”,“强迫”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居民劳动。这一指控缺乏基本常识,无视基本事实,是对当地政府正常的扶贫和就业工作的刻意歪曲,与其说是新闻报道,不如说更像一篇虚构小说。

  动荡和贫困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放眼世界,那些饱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侵扰的国家和地区,往往经济上都陷入困境。因此,从根本上说,发展经济、提升就业、消除贫困是铲除恐怖主义土壤、恢复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受自然条件、经济结构单一等因素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据当地官方统计,2012年喀什、和田和克州等南疆三地州的劳动力平均就业率仅为41.84%。

  为遏制极端思想对当地的渗透,自治区政府将就业扶贫、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举措,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与此同时,中国有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每年投入的资金多达150多亿人民币,协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有力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近五年来,新疆231.47万人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22.84%降至6.51%。以喀什为例,2018年当地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至2.4%。

  然而,《纽约时报》文章没有一丝一毫关于新疆民生改善的报道,反而将新疆就业率提升歪曲成少数民族民众在政府“逼迫”下获得就业岗位,甚至将其称之为“灾难”。看来,它希望看到的是新疆发展停滞,各族群众深陷贫困,其心理之阴暗扭曲可见一斑。

  对于所谓的“强迫劳动问题”,《纽约时报》通篇没有采访任何一位新疆当地的政府官员,文中所引数据无法核实。它所援引的信源竟然是郑国恩这样资深的“反华学者”,文中还多处使用“有可能”、“相当于”之类推测性的词语,毫无可信度可言。

  这篇文章的另一处荒谬在于,将所谓的“劳工项目”与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联系起来,谎称“很多人在接受培训之后,要派往工厂工作”。但真相是:新疆创办职业教培中心的初衷是将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课程设置也是有针对性地适应当地产业需求,包括服装鞋帽加工、食品加工、电子产品组装、电子商务等。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赴新疆实地调查发现,学员在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后,基本都能通过求职或自主创业在社会上立足,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比如,一位名叫茹克耶·亚库甫的26岁女青年对记者说,她在结业后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月收入达到8000多元人民币,这样的水平在当地十分可观。新疆喀什地区行署专员帕尔哈提·肉孜在1月3日专门回应媒体提问称,这些学员与其他求职人员一样,与用工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他们的合法权利获得国家法律充分保障。

  事实充分证明,就业扶贫改善了新疆民生,有效遏制极端思想渗透,维护了新疆繁荣稳定。但是,受根深蒂固的反华意识形态作祟,《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屡屡违背客观公正的新闻职业操守,以编小说的方式杜撰“悲情个案”,制造一个个攻击新疆的噱头,对中国治疆政策污名化,企图挑动新疆少数民族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蒙蔽国际社会。

  真相是掩盖不住的。无论某些西方媒体和政客怎么编造抹黑新疆的小说,但凡去过新疆实地考察的人都会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2020年已经到来,新疆将与中国其他地区一道,同步实现全面脱贫目标,走向更加繁荣稳定。事实面前,西方媒体那些杜撰出来的所谓报道只会沦为笑柄。(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