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目前,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创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两大任务中都强调要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当前,我国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特种材料、种子等关键领域仍然存在短板,严重威胁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定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加快提升源头供给能力和行业发展引领能力,改变基础前沿受制于种种“卡脖子”难题的被动局面,不断推动科学新发现、技术新轨道和产业新方向形成重大原始创新突破。
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双循环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2019年,在我国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占比分别为6.0%、11.3%,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投入水平(分别为15%、20%左右),企业分别仅占7.7%和27.4%;在基础和应用研究R&D人员全时当量中,企业分别仅占8.4%和34.0%。产学研合作薄弱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基础和应用研究投入少、创新能力薄弱,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急需强化应用导向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接续创新,消除有形无形的“围墙”和“栅栏”,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与协同,实现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战略卡位,形成“以重大商业瓶颈攻关牵引重大科技原创成果、以更多科技原创成果支撑重大商业瓶颈问题解决”的良性循环。
重大原始创新突破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关键作用,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资源整合,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联合体。以集成电路核心工艺为例,需要信息、数学、物理、材料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深度融合研究,在光学、结构、器件、工艺及检测等领域解决一系列核心科学问题。然而,我国在相关重大科研任务的组织中仍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体制机制不顺畅、组织模式不高效、科研布局不合理、科研人员各自为战等问题。面向大规模商用的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既要鼓励科研力量高效协同,更要重视与优势产业伙伴密切合作,同时加强关键产学研主体跨学科跨领域的大协作。
增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围绕
关键核心技术是我国产业链安全稳定的最大“命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对于技术门槛高、短期内难以实现国产替代的“卡脖子”关键领域,要加强重要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等战略科技力量,集成企业科技力量,进行持久攻坚。聚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产品,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视发挥国内下游“超级用户”企业的集成整合作用,以产业链下游企业的“订单”甚至“注资”来真正激活行业上下游的创新资源,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支撑。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强化产业创新长周期部署,支撑我国关键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我国在以高端芯片、高端医疗设备、航空动力装置、数控制造、高端专业制造装备、特种材料、电子化学品和基础软件系统等为代表的诸多战略性产业领域,仍然存在“短板、弱项、漏洞”,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制约力的“杀手锏”技术。例如,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欧美软件巨头垄断,市场占有率与我国市场地位极不相称。在此背景下,要与国际领先供应商建立利益深度融合的长期合作,多路径保障技术突破持续推进,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扫除创新障碍。在优势领域,以锻造颠覆性、非对称的“杀手锏”技术作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光电子集成与量子信息、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重要新兴领域,夯实拉紧我国与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关系。
强化“目标导向—自由探索”双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要推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双驱动”有机结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探索未知的科学问题,勇攀科学高峰;面向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加强战略领域前瞻部署。
当前,诸多关键技术瓶颈与“卡脖子”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急需围绕关键科学问题,集中国家优势研究力量协同攻关。应用基础研究,急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强化需求牵引。结合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建立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相结合的多元科技评价激励机制,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对于敢啃硬骨头、基础性、前沿性的重大原始创新突破进行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让科研人员静心思考、潜心研究。
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是原始创新突破的内在动力。在资源导向和考核压力下,科研人员容易追逐热点进行“短平快”的研究工作,不利于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高投入、长期性和知识缄默性等特点,从发现新现象到产品化商业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需要持续支持、长期积累。急需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构筑严格的科研道德规范与自律机制,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引导科研人员稳定预期、潜心研究、甘于坐冷板凳。
厚实“战略人才—后备人才”双保障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队伍,有条件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需要进一步发挥战略科技人才对革命性、突破性科学技术的洞察力以及对关键领域世界格局、未来趋势、变革动力的把握力,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战略前瞻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研究基地的“蓄水池”作用,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持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在基础前沿与关键领域,培育更多具有宽广学科视野的领军人才和尖端人才。
中青年人才和科研后备力量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根基。我国青年创新拔尖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急需依托优势基础学科和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引导高校与院所、企业联合培养青年科技英才,使之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创新环境与科研条件,完善国际化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打造跨学科大纵深的顶尖研究人才高地。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博士在国内从事博士后研究。加强后备科技人才及实验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和梯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