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篇文章《985相亲局,见证高端的失败》,文中介绍有一个平台把“是不是985大学的毕业生”作为筛选条件,然后把符合条件的人放在一起做了一个相亲平台。
以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经常会选择相亲话题去做研究,如看一本杂志连续几年的征婚启事是怎么写的,看男女各自在乎哪些条件。“985相亲局”里大家所在乎的和多年前杂志上的征婚启事相差不多。男生首先看年龄,发布者也由男性多转变为女性多。
以前的征婚,男性也对女性有年龄要求,但女性对配偶有年龄要求的较少。在“985相亲局”里也是这样,同时参与者女性比男性更多一点。
三十岁是个分界线,女性过了三十岁就不太好找了。过去大龄男性去征婚的现象更多,年龄也没有分界线,但现在越来越明显。细读这篇文章发现,不管学历多高,时代怎么变化,在爱情方面跟十几年前在乎的东西差不多,爱情的能力和想法并没有进步。
当你已经能独立自主、已经能过得很好时,为什么还要找一个TA,经济要跟你匹配的,学历要跟你一样高的?这里想着重讲以下几点。
相亲讲爱更艰难
认识一个人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见钟情、日久生情、经人介绍认识。相亲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其中一部分。经人介绍有非正式和正式的情况,相亲依然是今天恋人相识的主要方式。
这不见得不好,但我们要在这里讲的是为什么相亲和爱情的感觉相差甚远?我们理想中的爱情是感性的,见到你就没有理由地爱上你,可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爱情超越其他功利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可在相亲时,一定是条件和条件的匹配。
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说,过去是不存在相亲市场的。我们会有一些隐隐约约的需求,但是我们会去接触不同的人,并不会直接陈述出来。可是在相亲市场上,会发现每个个体在这个市场就必须标签化,即一定要给自己贴一些标签。搜索也好,匹配也好,都是通过这些标签。过去是通过“门当户对”来匹配,而今天更多的所谓门当户对变成了教育背景、经济收入、外表等是不是一致。
这些都是标签,所以伊娃·易洛斯在研究里发现,我们在寻找爱情时,想要找一个独特的人。那个独特的人一下子打动我,这是我想要的爱情。可是一旦进入相亲市场,就是条件和条件的匹配,是不断地贴标签。你会发现,虽然你很独特,而一旦成为标签,你没有独特性了。比如你说自己性格不可能是阴郁、有功利心,你肯定会说自己比较积极乐观。所有人都选择这种比较正面的标签,你会发现在相亲市场一旦给自己标签化,独特性就没有了。
在相亲市场里爱情的感觉是往后退的。更严重的问题是一旦进入相亲市场,我们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充分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希望找到比自身条件更好的对象。自己的条件到这个标准,一定希望找一个比自己条件更好的,对方也希望找条件更好的,所以永远有错位。
以开放心态面对相亲
学会和不同的人建立朋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能够和更多人建立朋友关系,这才是走进爱情的第一步。在相亲时把爱情这个概念先放一放,探索性地去交朋友,爱情才更有可能发生。
如果你带着目的性,我一定要找到一个结婚对象,我对爱情的要求很高,对方的条件都要很匹配,那么相亲常常会让我们失望。相亲之所以成功就是需要心态开放,认识一个人,先做朋友,也没觉得条件一定要完全匹配,这时反倒成功了。
我并不觉得相亲不好,它就是一个扩大朋友圈、认识更多的人的方式。但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跟爱情本身的逻辑完全吻合。
在相亲里找到爱情基础
如果你想要一份好的爱情,收获爱情的前提是:你要对他人有好奇心;你要知道你的Mr.wrong是谁,你怎么排除Mr.wrong;怎么跟别人交朋友。这三部分都有了,便能在相亲里找到爱情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走出这个困境,希望现代年轻人有所改变,对爱情能够打开想象力。感情的世界比你想象的更重要,有时候物质条件可能没那么重要。
多年前一位朋友拍了一部纪录片《上海新娘》。在拍摄时访谈了很多不同的对象,其中有一些来自国外的女性。她们在中国结婚后,就提出一个疑惑,为什么每一个中国男性在自我介绍时都会说:我是来自某某公司,毕业于哪个学校。
她们说我和你交朋友,这些对我来讲并不是第一需要的信息。我很想知道你的爱好是什么,咱们能聊些什么,你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你对哪一块专业领域更感兴趣……这才是交朋友的基础。
这个问题提出了对我们人生固有生活观念的改变。当你想要拥有一份好的感情生活的时候,你生活本身的丰富程度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除了985的标签,除了职业的标签,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东西是我值得向别人介绍的。
我的爱好是什么?我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我擅长的事情是什么?哪些话题是我可以跟别人有共鸣的?这些问题其实是每个年轻人想要拥有更好的感情生活时,要问自己的问题。因为你会发现这些才是让我们的感情生活不断持续下去的重要基础。(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沈奕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