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武汉全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场馆从点到面到网不断完善,悉心构建的“12分钟文体圈”让市民步行12分钟就能抵达“诗与远方”,精心打造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剧院、城市书房成为广大市民学历史、长知识、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武汉一大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也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修缮,其丰厚的历史人文信息、城市文化记忆也随着街区内文化场馆的完善,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2021年12月12日(周日),市民观察团20名市民探访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寻根老武昌,体验人文小镇的当代新生。本次活动是“Hold住武汉城脉 · 武汉百家文化场馆巡礼”第三期活动,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长江网、武汉发布举办。

2021年10月1日,昙华林核心区二期改建完成Plus归来。
从“艺术村”到“文艺青年聚集地”,再到现在的“人文小镇”,尽管时代潮流变化不息,但武昌城里的昙华林风采依然。
老街记忆 记录城市故事
“以前我常来昙华林打卡,但大多时候只是随意逛逛。”家住昙华林附近的徐盼早早来到活动现场。徐盼是一位旅游博主,对人文建筑和历史街区一直很感兴趣。这次,她决定再次走进昙华林。

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
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随同市民观察团一起探访,“大家跟紧一点,我来给大家讲讲昙华林的故事。”68岁的刘谦定热情地招呼市民上前,介绍着沿途的老建筑,他的讲解情绪饱满、语言生动,吸引了不少市民跟团随行、打卡拍照。
刘谦定自幼生活在昙华林,长期致力于弘扬武汉历史文化,不遗余力地保护武汉优秀历史建筑,曾提出了建立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2009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人物奖”。

“昙华林有着众多近百年历史建筑,花园山聚会旧址、日知会旧址、昙华林32号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优秀历史建筑,近代众多革命先辈、仁人志士在此留下足迹。”市民观察团成员听着刘谦定的讲解,不时拿笔记录。

“这次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昙华林,更有人文魅力!”已是第二次参与市民观察团活动的刘莉芳听完刘谦定的讲解感叹道。“昙华林的故事不是半天能讲完的,但这些故事都刻印在旧址、古建上,他们值得被保留、被记录下来。”刘谦定说道。

修缮升级 保留历史原貌

“昙华林的街容街貌变化真的很大,以前这里窄小、商贩混杂,山坡上的公馆游客很少会上去。现在经过修缮升级,保留了原有的风貌,还布置了鲜花绿植,氛围温馨浪漫。”市民观察团成员李铁桥是一名文化爱好者,来到昙华林核心区二期改造后的徐源泉公馆前回忆到。
寻根老武昌,故事藏在山坡上、公馆里丨创建
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名单正在公示!武汉一作
人民日报 :“5G+工业互联网” 赋能生产制
黄陂区第六次党代会8日开幕
【国际科技论谈】美欲赢得疫苗“赛跑”,请
深空探索新时代要有什么样的动力|今日视点
“荷包”变鼓 NASA欲重做气变“主要玩家”|
欧盟质疑美提出放弃新冠疫苗知识产权是“空
江夏群众广场舞大赛,6万市民线上“
居民在“小邻通”喊话社区:请把好事
市委宣讲团走进武汉出版集团,以主题
将东湖建设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
退休员工遇难题,这家公司接连帮扶
未来三天空气质量不佳,请市民出门做
江汉:迈向卓越城区 | 一图看懂
行程码带“星号”什么情况?对出行有
10年6高校发公告“抱怨”知网贵
曾是光秃秃,现在绿油油!跟着生态环
免费玩、免费游、免费检,黄陂区将继
C罗升级安保措施:聘请两兄弟当保镖
今日大武汉|①来抢冰雪季免费券②国
今日大武汉|①地铁上演生死营救②来
武汉这条地铁时速可达120公里!记者
樊振东、孙颖莎夺得WTT世界杯决赛男